青山绿水,物阜民丰。35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亲如一家——这里是安定团结的幸福珲春。
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口岸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珲春市委、市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探索民族工作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珲春特色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坚持以铸魂赋能为引领,着力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珲春市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建立民族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纳入”,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等,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
珲春市坚持以铸魂赋能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先导性、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着力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全市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持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魂,打造专题教学课程,分级分类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研讨、开展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同时,注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优先选拔政治立场坚定、民族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引导各族群众树牢“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截至目前,珲春市已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653次,逾21万人次群众接受教育,有效引导各族群众树牢“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
坚持以文化浸润为根本,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汇聚强大精神力量。珲春市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文化浸润为根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人,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把共同体理念融入游园广场、文化长廊、景区景点、街道微景观建设,实施视觉形象项目1000余项,让中华文化通过实景实物充分展现。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渤海古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大型文艺汇演、“红石榴”杯演讲比赛,捐赠的2件满族剪纸作品入藏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珲春市融媒体中心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开展集中性宣传教育;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边境“四个共同”长廊,完善“一线五带”工作格局,构建具有珲春特色的5条民族工作模范带;建立延边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教体系。
全市各学校在室内外设立国旗、国徽等宣传栏,在每个班级教室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在室内外张贴民族团结宣传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语,突出呈现各民族特征。同时,深挖教学资源,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精品课”课堂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科研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画展、“同唱一首歌 共跳一支舞”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德育活动相结合,把各学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坚持以兴边富民为支撑,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珲春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入选全国首批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共同现代化试点,防川村等4个村入选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稳步推进军警地“同心筑堡垒工程”“国门党建一体化”等特色品牌建设,实现民生改善、民心凝聚、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边防稳固。
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7亿元,先后实施了道路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排水系统改造、老城区合流管线改造、垃圾转运等7个兴边富民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凭借区位、平台、政策等优势,通过积极申报,于2024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15个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之一,成为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标志着珲春市在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以互嵌交融为基础,着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创造良好社会条件。珲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深化互嵌共融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大家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通过实地踏查、会商研讨等方式,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已选定防川龙虎阁、杨泡满族乡民族文化园、敬信镇防川村等10个研学中心,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优化提升研学内容、完善课程定制等,以讲好“四个故事”为牵引,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提炼升华讲解内容,因地制宜打响特色研学品牌。
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珲春市积极建设“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通过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红石榴云上直播间”,宣传发布民族团结进步知识、信息等,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依托“红石榴”宣讲团,针对不同群体,灵活开展宣讲活动,利用各类党群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趣味知识竞赛”“民族知识我知道”等活动。全覆盖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服务站、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服务平台,为各族群众提供创业就业、教育培训、法律维权等服务,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同时,珲春市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沉浸式嵌入式体验于一体的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推动各族学生学习共促、语言共通、困难共渡、和谐共创。建设具有珲春特色的商业综合体、街区、消费体验中心,建设网红打卡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游客在文旅体验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
凝心聚力共奋进,笃行不怠谱新篇。珲春市各族干部群众将继续携手并进,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坚定基石,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图文来源:珲春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