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小城,是我国长吉图先导区的“窗口”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
近年来,珲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延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发展海洋经济、扩大国际合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扎实成效。
跨境电商 持续发展
走进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停车场里来自不同省市的车辆,经过停车场来到园区的东北亚国际商品城,珲春特色农产品、朝鲜族风味食品和俄罗斯、日本等近万种进口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中外消费者。
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商品城的俄罗斯进口食品馆是园区最热门的卖场,馆内有巧克力、牛奶、蜂蜜、酒水等近3000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俄罗斯商品。俄罗斯进口食品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入驻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以来,销售额每月都在递增。
在园区的网红直播基地,每天都有多名主播进行直播带货,热情推介延边的各种特产品。
俄罗斯进口食品馆
据介绍,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是一个集商品展销、创业孵化、金融结算、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园内建有商品展销中心、网红直播基地、共享创客空间、智能共享云仓、电商孵化中心、中俄双创基地等功能区,项目总投资为6.5亿元。截至目前,已有百余家企业入驻。2022年,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贸易额突破6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实现进出口额35.2亿元,同比增长63.7%。目前,珲春市正全力推动跨境电商可持续健康发展,力求以开展“百万跨境商品直播”活动等线上线下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四方游客。
项目建设 提速加力
日前,在中交二航局珲春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部,记者了解到,可实现静态储煤100万吨、年吞吐能力达1000万吨的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已进入项目验收阶段。
珲春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图片由珲春市委宣传部提供)
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位于东北亚铁路集团珲春分公司站场内,是珲春市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4.85亿元,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主体占地1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项目建设了两座煤炭罩棚、办公楼、水泵房、变电所、污水处理站以及配套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暖通工程、电气工程、装卸线配套工程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两座煤炭罩棚总长度1191米、跨度79.6米,可以满足多煤种、多货位需求。
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只是珲春市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珲春市坚持项目为王,切实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局面。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新开、续建项目如期开复工建设;着力加强项目谋划,聚焦产业发展和政策机遇,谋划实施更多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再造发展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走出去”“请进来”步伐,盯住央企、国企招大引强,围绕园区定位精准招商,支持现有企业扩能引商,持续加大会展招商力度,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珲春。
特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作业,将打包好的鱿鱼条检验装箱,整个车间内外萦绕着海鲜的香味。据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郭志勇介绍,“老姬海产”是一家以冷冻海产品、肉类加工、储运为主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冷冻鱿鱼、海产预制菜品等20余个品种,远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冷冻制品4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
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郭志勇说:“俄罗斯海产品品质好、价格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产品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现有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今年4月,珲春老姬食品预制菜二期项目已快马加鞭的投入建设,主要建设加工车间、冷库、附属设施等工程,预计2024年6月竣工。项目建成后,由珲春老姬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引进俄罗斯鱿鱼、明太鱼等海产品,开展肉类、鱼类等农渔产品精深加工,预计年产海产预制菜达2万吨,年产值达3亿元。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珲春市农渔产品加工集聚度,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近年来,珲春市依托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发展了一批水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水产品加工产业提质增效、集群发展。目前,珲春市拥有兴阳水产、老姬海产、东鹏水产、东海通达、禾合经贸等百余家水产品贸易加工企业。
与此同时,珲春市坚持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构建多业并举、主业突出、优势释放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断扩大特色养殖业规模,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打响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有色金属、海产品、纺织服装、木制品、功能食品、光电信息加工等产业,突出围绕铜产业链延伸和硫酸消纳等领域引进大项目,促进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积极开展旅游项目提速年活动。
对外贸易 突破不断
在珲春综合保税区,一排排平头柴油自卸卡车停放在场地上,等待经珲春口岸出口俄罗斯。
据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王玉宝介绍,今年以来,珲春市利用保税区海关监管政策,不断开创整车出口报税物流业务新方式,经珲春综保区报关出口的整车类型逐渐由单一的平头柴油自卸卡车,拓展到自卸车底盘和牵引车等多种车型。
等待出口的车辆
王玉宝说,商用车对俄出口数量的突破是珲春口岸通关环境优化的彰显。2022年1月6日,珲春综合保税区首次承接商用车出口业务,经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与驻区海关共同协商努力,首单综保区商用车出口顺利通关,标志着珲春综保区整车出口新业务顺利开通。今年,珲春综保区超前谋划,理顺通关流程,开辟整车出口绿色通道,持续加大对整车出口业务的服务力度,在进出园区、入区退税、安全停放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和后勤保障。
围绕打造海洋经济和对外开放新高地目标,努力实现珲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近年来,珲春市开展通道建设攻坚,突出做好增量、扩能、便利、均衡文章,积极构建面向东北亚的陆海新通道;开展经贸合作攻坚,持续强化与东北亚各国和国内宁波等地区对接合作,不断扩大清洁能源、海产品、汽车等货物进出口规模,争取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更大突破;开展平台建设攻坚,认真研究利用好国家赋予的支持政策,力争综保区贸易额、互贸落地加工产值、跨境电商贸易额实现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珲春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89亿元,同比增长40.9%;跨境电商贸易额5.5亿元,增长22.2%;进口液化天然气7463吨,出口国产商品车3477辆。为延边州乃至全省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下一步,珲春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州部署要求,围绕融入“一带一路”,优化开放合作平台,激发外贸增长动能,全面畅通长吉珲大通道,努力打造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和“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张福增 徐冬颖 文/图
中国吉林网珲春站新闻热线:0433-750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