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八大百亿级产业” 助力珲春发展升级 要闻-珲春站 郭龙 227927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珲春站 > 要闻

打造“八大百亿级产业” 助力珲春发展升级

2016-12-08 16:46 | 来源: 珲春示范区网

  项目建设,牵动发展全局,决定发展地位,关系发展质量,代表发展形象。为推动重大项目攻坚,珲春市积极围绕能源矿产、有色金属、海产品、木制品、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生命健康等谋划项目,全力打造“八大百亿级产业”,努力推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跨越发展。

  能源矿产:珲春市将按照全循环、上高端、多联产思路,提高矿产资源转化率,全力推进珲矿公司低阶煤洁净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预计2020 年6 月建成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7 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年产5000 吨蒙旦蜡、年产600 吨黄腐酸钠、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高起点、高水平、高附加值地打造珲春市百亿级现代新能源示范工业园区。还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在能源矿产方面的深入合作,探索利用境外煤炭资源,在境外进行采掘和初加工,再引进国内进行精深加工,最后销往国外,实现“一头在内、两头在外”产业布局。推进电力境外输送项目,打造国际能源电力出口供应基地。同时,将加快推进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企业直供电项目建设。加大煤层气商业开发力度,全面推进华润燃气、耀天煤层气等企业的天然气加工项目,加快珲春耀天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上市步伐,拓宽融资渠道,谋划煤层气向吉林省腹地输送以及管线外输建设项目。积极参与中工信集团与俄罗斯联众集团合作开发斯拉夫扬卡油港项目。

  有色金属:珲春紫金矿业将利用本地资源以及购入境外原材料,重点发展金、铜开采以及深加工,完善珲春有色金属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全力拓展硫酸销售渠道及应用,延长行业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硫酸深加工项目,建设60万吨硫酸深加工项目,年产值可实现20亿元。重点推进钨采选及深加工,挖掘有色金属产业新增长点。同时,加快产业集聚,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区。以珲春紫金多金属冶炼企业为核心,带动鑫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共同发展,引进先进的冶炼、加工技术,提高企业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完善分工协作网络,建设集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和资源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金铜加工产业链条,并将珲春市打造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区域特色鲜明的金铜材料供应基地、金铜制品加工基地。

  海产品:近年来,珲春不断发挥独特的区位、周边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及叠加的优惠政策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来自韩国、俄罗斯和山东、黑龙江、辽宁、河南、深圳等国家和地区的水产企业纷纷落户珲春。2016年,珲春水产续建项目7个,水产新开工项目10个,洽谈推进项目18个。海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珲春市将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和大项目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外引内培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加快培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全力打造产业结构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百亿级海产品加工产业,使海产品加工业成为珲春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预计今年年末,海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将达到82亿元。到2018年,海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0亿元,率先实现百亿级产业目标。

  木制品:珲春市木制品加工业将完善和增强人造板、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产品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五金、装饰壁纸、贴面纸等木业产业配套产品。力争到2018年,木材交易、人造板、强化地板等项目有所突破,到2020年,建成终端产品产业链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大幅提升加工企业机械化程度,普及新技术、新工艺,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到2018年,建成1 处木材原料交易中心,培育1 家过10 亿元木业企业。到2020年,70%规模以上木业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培育2家过30亿元木业企业。力争到2020年,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 件、省著名商标5 件,打造2 个以上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着力把珲春建成吉林省重要的木业家具制造基地和高端品牌板材生产基地。

  纺织服装:目前,雅戈尔(珲春)国际服装城项目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已主体完工,正在进行装修,配电室、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1、2号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4 号厂房部分投入使用。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雅戈尔品牌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中心,计划年产值10亿元。该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坚定了珲春打造纺织服装百亿级产业的信心。珲春市将继续发挥加工能力大、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境外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努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此投资建厂,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引进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和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加快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步伐。强化本地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分工协作体系建设,推动纺织服装业由企业集中向企业集群转变。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动高新科技在印染、面料、成品加工中的应用,改善纺织设备,引进新型智能化纺织机械,利用信息技术掌握消费者需求信息,生产客户化服装产品。充分利用对外合作优势,特别是海关总署赋予的“出境加工复进境”政策,借助朝鲜土地、劳动力、厂房等资源优势开展境外加工业务,建设面向东北亚不同需求档次的服装出口生产基地,推动境外加工中心的设立。

  商贸物流:近年来,珲春市物流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投资环境看好。浦项现代、天道物流、宇别尔运输、创力海运等大型物流企业的纷纷入驻,扩大了商贸物流运营范围,为发展珲春商贸物流产业注入了强劲活力。珲春市将加快建设商贸流通网络,加大城乡市场扩销力度。加快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加强境外港口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等陆海联运。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四线一点”的区域通道,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构筑图们江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大宗资源(煤炭、木材)商品综合物流园区、珲春国际粮食物流园区、农产品食品冷链物流园区、建材装饰材料物流园区、汽车零配件物流园区等专业物流园区,并加快推进境外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平台,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及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资源的发掘和综合利用,建设中国图们江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服务中心。

  旅游文化:珲春市将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突破口,以“一核三线”战略布局为统领,带动边境旅游、跨国旅游和境内旅游全面协调发展,并全力打造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以此实现旅游文化百亿级产业目标。南部地区重点推进“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区”和中朝跨江一日游两大项目;东部地区重点开发老龙口水库、吊水壶、春化地下森林、草帽山红石谷旅游区等旅游项目;北部地区重点扶持开发大荒沟旅游区、大荒沟自驾车营地、双新果蔬观光采摘园等项目;中部地区以市区为中心,重点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滨河公园、北山公园四大项目。目前,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将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成为集三国观光旅游、国际休闲度假、户外康体运动、海洋旅游、中俄朝三国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国际购物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东北亚旅游核心区。还将争取在防川景区综合服务区和土字牌设立对朝、对俄旅游临时通道,建设图们江国际旅游码头,并陆续开发境外旅游线路。

  生命健康:珲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打造避暑养生疗养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近年来,珲春市依托优势,医药健康产业日益发展,已成为珲春市经济的后起之秀,活跃在全市二产、三产的舞台,并将逐渐成为全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支撑。珲春市将以大健康产业发展为理念,系统性推动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生产、健康器材生产、健康保健服务、旅游休闲等领域的产业化发展。下一步,将通过完善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和研发力度等举措,使医药、保健品、健康器材生产企业形成规模,有效提升珲春市产业层次。

责任编辑: 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