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鼓峰纪念馆:一段由他守护的边关记忆 城事-珲春站 赵新 290923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张鼓峰纪念馆:一段由他守护的边关记忆 城事-珲春站 赵新 290923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珲春站 > 城事

张鼓峰纪念馆:一段由他守护的边关记忆

2019-07-01 10:05 |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台

1.jpg

  张鼓峰纪念馆

  我是刘丛志,来自吉林省吉林市,是张鼓峰事件纪念馆的馆长。

  1988年,我第一次来珲春。当时我是吉林市手表厂销售科的员工,来延边珲春跑业务。那时,我跟很多人一样,对张鼓峰事件不熟悉、不了解,甚至干脆没听说过。

  1992年,30岁的我赶上了珲春大开发,我带着全部家当20多万元在珲春防川村张鼓峰山脚下投资开了一个吉林饭店。

2.jpg

  年轻时的刘丛志

  听村里的老人讲,以前在张鼓峰这里,前苏联和日本打过仗,现在山上时不时地还能发现一些战争遗物。

  后来在山上,我看到有些村民竟然随意砸毁战争遗留下来的东西。我觉得这些都是战争遗物,应该更好地保护起来才对。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就自己上山去寻找战争遗物。


3.jpg

  刘丛志收集的战争遗物

  最开始我捡到了一只标有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制造的酒瓶子。随着我上山挖掘次数的增加,我找到了更多的像钢盔、水壶、炮弹等战争遗物。

  看着这些锈迹斑斑的物品,我觉得,我在与它们对话,他们仿佛也在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关于发生在张鼓峰的故事,我自己一边走访,一边查阅资料。

4.jpg

  左一为走访中的刘丛志

  张鼓峰战斗虽然只持续了11天,但是对世界、对二战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历史发生时,是当时日本占领东北之后,又在1938年发动了对苏联一场试探性进攻。

  最后战斗结果是日本失败,使得日本不得不放弃了与德国一起东西两线夹击苏联的计划,而是选择南下进攻东南亚,也就是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样才使得苏联获得了单独与德国较量的机会,从而改变了二战。

5.jpg

  刘丛志在纪念馆为参观者讲解历史

  我就是觉得,这些战争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应该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也了解反法西斯战争。

  所以在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在收集了上百件战争遗物后,就将经营多年的酒店关闭,改建成了现在的纪念馆。

  当时因为没有资金支持,所有的木工、瓦工、力工全由我一个人干,连牌匾字都是我自己制作的。

6.jpg

  刘丛志与国外参观者合影

  这些战争遗物除了我自己上山去找,有一些是我从村民手里花钱买过来的。不管对方开多少价,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买回来,让这些战争遗物有个归宿。 

  有一次,我刚买完一些村民发现的废炮弹,价格是按500元一枚成交的。

  我高兴地回到家里,结果发现孩子正发高烧,可我当时手里一点钱也没有了。没办法,带着三个旧相机,卖了100块钱,给孩子买了药。 

  还有一次,为了还朋友和信用社的欠款,没办法,就把媳妇最喜欢的手链也给卖掉了。


7.jpg

  刘丛志与老战士合影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个事呢?我想,是因为有件事情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我记得有一次我为34名在校大学生讲解,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了解二战的历史,这很让我吃惊,每个人都不能忘记历史。

  为了收集回流的遗物,我特意找人去爱沙尼亚和乌克兰收集了两枚「苏联红旗勋章」和「张鼓峰事件纪念章」。

8.jpg

  刘丛志与老战士合影

  张鼓峰事件在俄罗斯,他们叫哈桑湖事件,所以张鼓峰事件纪念章在俄罗斯也叫哈桑湖事件纪念章。

  现在很多百姓都知道了张鼓峰事件,更了解战争遗物的重要。随着纪念馆的知名度逐步提升,来馆参观的人数也一年比一年多,最多的一年有五万多人前来参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纪念馆,来了解历史、不忘历史,我将纪念馆向大家免费开放。

9.jpg

  我是刘丛志。我就想,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台

讲述人:刘丛志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