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夯实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记事 要闻-珲春站 姜春起 253262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珲春市夯实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记事 要闻-珲春站 姜春起 253262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珲春站 > 要闻

建强堡垒打胜仗

珲春市夯实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记事

2017-11-01 14:12 | 来源: 珲春示范区网

  由救济式向开放式帮扶转变,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跨越,由“等靠要”向“连帮带”递进。自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吹响以来,珲春市不断夯实农村党建基础,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支部和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和“一线生力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

  “红星”愈发耀眼

  走进珲春市马川子乡红星村,整齐划一的朝鲜族民居让人眼前一亮,平整的沟渠、宽阔的水泥路彰显了村里的干净整洁。短短一年,这个小山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3月,村里‘两委’班子在乡党委的监督领导下完成了换届工作,我的角色由村主任转变为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更重了。”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崔泽林回忆当选时的情景仍然十分激动。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脱贫成了村里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崔泽林也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带头人。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的收入支出情况。同时,针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年老体弱致贫等不同致贫原因和村里的实际,“两委”班子认真制定脱贫规划,积极沟通州、市包保部门,建立了由包保单位18名党员领导干部与18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才是第一要务。红星村要完成全面脱贫,等、靠、要绝对不行,必须让村集体先富起来,学会自己‘造血’。”带着这样的信念,崔泽林组织召开了红星村脱贫项目建设专题研讨会,明确发展方向,选定发展光伏发电、稻田养鸭、乡村观光旅游等适合红星村的脱贫项目。村“两委”先后从市发改、民宗等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144万元,启动了光伏发电、温室大棚等项目。目前,投资94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建设,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15600余度,6、7月份共结算农电电费2900元,二期并网发电后,预计年收入可达9万元;投资50万元的蔬菜大棚项目,通过与珲春市百联田园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企业+村支部+贫困户”的模式运营,每年可实现增收5万元,并为贫困户及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集体、贫困户和村民共同受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效显著的“西崴子模式”

  “我们村耕地面积大,外出务工人员也比较多。为了解决外出务工人员耕地闲置问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成立了助民种植专业农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西崴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关志芬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专业农场总面积已达110公顷,还有56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和480平方米食用菌室,粮食年产量达75万公斤。

  为更好地发挥村党组织服务功能,2016年,西崴子村还成立了农业化机械合作社,购买了80万元的大型农机具,创新实行土地托管,村民无法打理的土地,可交由专业农场代为打理。通过这一举措,西崴子村既实现了规模化耕作管理,又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全村共有300余户参加了托管,1000余人直接受益,农场也通过开展经营活动,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专业农场现已带动10余户农户发展成为种粮大户,村集体年均收入超过30万元,最高时达到55万元。此外,专业农场生产期间还优先雇佣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村支部按照“发展依靠村民、发展为了村民、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理念,每年都用集体经济收入帮助村民全额缴纳水电费,给贫困户分红。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该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并于2015年投入15.5万元,完成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对村部进行了“社区式”改造升级。在“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民政、计生等服务窗口,村班子成员严格实行8小时坐班制,确保随时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筑牢了党建阵地。同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政策,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村班子成员和党员采取入户走访、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对国家的脱贫政策进行宣传,对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贫困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真正做到“措施到人、责任到户”。

  “下一步,西崴子村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项目,完善基础设施,破解发展瓶颈,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关志芬充满信心地说。

  多业并举看防川

  “脱贫离不开队伍建设,只有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们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真正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金万革说,一直以来,防川村党支部都把脱贫攻坚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积极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脱贫带动引领作用。

  一年来,防川村结合自身特点,突出抓好蜜蜂养殖、渔业捕捞、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成立了“珲春市防川养蜂专业合作社”,把当地蜂农聚集在一起,统一经营,雇佣贫困户为合作社工作,在定期为贫困户发放工资的前提下,年终还将依据其工作量给予相应的利益分红。

  今年,该村引进了1.4亿元的防川“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对全村进行整体改造重建,力争把防川村打造成为朝鲜族民俗旅游文化村,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使贫困户成为富裕户;按照“局企连村”四位一体模式,该村深入实施“六联”机制,扎实推进“同心筑堡垒工程”,将开展军警地共建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坚实保障。同时,包保单位、驻村连队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帮扶,着力健全完善帮扶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集四方之力助推精准扶贫。

  记者张月

编辑: 姜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