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与共产党同龄。
党龄,与新中国同龄。
在珲春市河南街道昌盛社区,说起这位百岁高龄的老党员姜文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从参加“土改”工作到任职当时的珲春县农机局,老人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信仰的始终坚守。
回忆往事:入党宣誓心情无比激动
姜文周老人1921年10月27日出生在珲春市敬信镇九沙坪村一个农民家庭,放牛、割草、种地、打渔,还读了三年私塾。1947年参加了“土改”工作。1949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姜文周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
“岁数大了,100岁了,以前的事记不住了,入党时就是高兴、激动,心情特别好……”对于往事,老人大多已经记不起来了,唯独入党还记得。老人回忆说,当时他们10多个人一起去吉林学习,入党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他非常认真,成绩很好。宣誓那天,他特别激动,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下定了坚守党性、一心向党的决心。
坚守初心:保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离休不离志,离岗不离党。姜文周老人说:“我离休了,但我身体很好,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支部有什么工作尽管安排,我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治安巡逻队,左一为姜文周老人(图片由珲春市老干部服务中心提供)
2005年,姜文周老人在一次党支部会议上号召全体离退休党员组成社区治安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这一提议得到了社区离退休党员的响应。巡逻队成立不久,几位老人发现一个平房前的柴火堆冒烟了,他们马上分头找人扑救。一转眼,10年过去了,社区居民依然记得与这支由老党员干部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逻队。
老人坚持读书看报,学习党史,曾经担任过昌盛社区校外辅导员,为学生讲党的奋斗历史、革命故事。老人还关心公益事业,虽然生活上勤俭朴素、精打细算,但捐赠贫困学生时却毫不犹豫。
说起这些,老人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带头为民服务。”
老有所乐:种菜栽花参加文体活动
姜文周老人和蔼可亲,高高的个子,走路腰板挺直,说话面带笑容,多次被国家、省、州、市授予“健康老人”荣誉称号。老人和老伴李成英住在珲春市新民三队的一处3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房前有一片菜园,种着大蒜、毛葱、韭菜等蔬菜,菜园边上种着芍药花,栽着果树。
姜文周老人介绍他自己种的菜
4月下旬的珲春室外温度在15℃以上,两位老人也开始忙碌起来,只要不刮风下雨,他们都在菜园里忙碌着,播种、施肥、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你看,这是韭菜、这是大蒜,都出来了,这芍药花都长这么高了,还有这个花,叫啥来着……哎呀,想不起来了,开起来可好看了。”姜文周老人围着菜园子介绍他的劳动成果。
姜文周老人在菜园里忙碌着
“菜园西侧已经追了农家肥,最近两天就要种了。”说着,老人拿起农具进了菜园。15分钟左右,老人从菜园里出来,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休息。老人说,这些年他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纯绿色无公害,白菜、萝卜、土豆储藏起来能吃到来年。
除了种菜,老人还经常去老干部服务中心参加文体活动。“我就骑这个自行车去。”老人笑着拍了拍立在一旁的自行车。
姜文周老人推着陪伴他多年的自行车
“这老头儿,可犟可犟的了,老干部服务中心的领导每次都嘱咐不让骑车,都担心他的安全,这老头儿,就骑车去。”老伴李成英说,老干部服务中心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时候他们忘记了,领导还特意打个电话再告诉一声。
老伴李成英说,姜文周老人的生活很简单,除了种菜就是去参加活动。老人生活上很朴素,常说,现在的生活来得不容易,钱(工资)是党给的,咱不能糟害。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听从组织安排,无论是党支部还是老干部服务中心,只要来个电话,立刻就去。
姜文周老人和老伴李成英
一个世纪的岁月,听从组织安排,不给组织添麻烦,是姜文周老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72年党龄,念党情、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姜文周老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张福增 徐冬颖 文/图/视频
中国吉林网珲春站新闻热线:0433-7507888